巨型水稻6号 福建首种出秧快过想象

时间:2023-08-14 09:40:30 来源:泉州晚报

泉州网8月14日讯 (记者黄耿煌 通讯员李智锰)巨型稻长得又高又快,比它湖南“老家”还快10多天。


(资料图)

日前,在“巨型水稻6号”水田边,南安市蓬华镇墩锦合作社负责人洪江福边组织插秧边感叹:“这巨型稻秧苗长得比想象中快得多、好得多啊!”

今年7月11日,洪江福收到袁隆平的同事、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(长沙)夏新界团队寄来的1公斤“巨型水稻6号”种子。7月12日,他将这批珍贵的种子播到地里育苗。这是“巨型水稻6号”在福建首次播种。

8月7日,收到当天的秧苗照片和数据后,湖南长沙专家回复“可以插秧了”。洪江福一下子激动起来。

“昨晚下雨了,我们早上就要插秧。”8日天刚亮,洪江福发来微信语音留言。上午8点半,记者赶到现场时,洪江福带领合作社社员已经插秧好1亩多水田。他说:“我们早上6点多就过来了,趁昨晚下雨,抓紧时间插秧。”

水田里,社员洪老伯熟练地掐去苗尖,转手将秧苗插到田里;田埂上,洪江福接过掐下来的苗尖,边拿圆珠笔对比边说:“这些巨型稻禾苗高40—50厘米,普通稻禾苗只有20—30厘米。”他向我们解释,掐苗尖和蓬华种植普通水稻的做法一样,能让稻苗长势更好、分蘖更多,增强幼苗适应能力,有利于稻根的修复和生长。

“两个惊喜哦!”洪江福神秘一笑。他说,按照湖南经验,“巨型水稻6号”从播种到成秧苗约40天,而此次在蓬华仅20多天就长成秧苗并插秧。他猜测原因“或许是蓬华气候非常适合‘巨型水稻6号’生长,也可能是最近气温高,长得快,本地稻种在春天是长不了那么快的”。

那第二个惊喜是什么?“我们发现可以多插2亩地,多了一倍”,洪江福蹲在水田边比画着:“本地稻种正常插秧株距是30厘米×30厘米,‘巨型水稻6号’株距是20厘米×60厘米。”按以往经验,1公斤“巨型水稻6号”种子可以培育2亩地禾苗,但现在长出来的秧苗能够插4亩地。洪江福眨着眼睛说:“看来,蓬华的环境跟巨型稻很配。”

至于产量和产值,湖南方面介绍,“巨型水稻6号”亩产约750—1000公斤,稻米市场价约20元1公斤,而普通水稻亩产约500公斤。

“不过毕竟是第一次种植,具体还要看收成。”洪江福憧憬道,“如果真能达到预期产量,加上它是非转基因作物,具有根深叶茂、茎粗抗倒、产量高、米质优的特点,秸秆还富含营养,可制作高质量青贮饲料,那亩产值就非常可观。”届时,若稻种能得到保障,洪江福计划明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80至100亩。

8月8日,插完2亩“巨型水稻6号”后,考虑到气温太高,洪江福改在10日插完剩余的2亩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亚洲文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  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