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法犯法、无知起哄,川大张薇事件折射出多少百态人心

时间:2023-06-27 17:28:53 来源:互联网

一家不起眼的律师事务所,发通告不再招聘四川大学的毕业生。川大张薇事件的影响看来还没有结束,网络上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。

你可以表达不满,但不可以因为一个人就攻击一个群体;你也可以表达情绪,但不能身为法律业者却游走在违法的边缘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种行为,被第三方律师指责为“知法犯法”,因为涉嫌歧视特定人群

这家律所只是一个例子,还有人举报到党的最高纪律委员会,有人围攻四川大学的官方账号,有人恶意攻击抹黑四川大学、河南大学,有人扰乱四川大学的高考招生……。凡此等等,网络成了情绪发泄的垃圾场,只要我不满意,就要发泄。

一、胡搅蛮缠式的质问,暴露了不懂装懂的肤浅

这家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表示:四川大学没有就张姓同学的保研资格、霸凌学生做出回应,即便不属于四川大学读书期间的事情,四川大学也必须做出说明,不能无视。

保研资格是河南大学的事情,是生源方的问题,作为接收方的四川大学如何做出回应?同一所大学、同一个院系,本科生的保研资格只与本科生院有关系,研究生院无法干涉、更无法越俎代庖。更何况,张姓同学的保研问题,涉及到两家不同的大学。作为律师,难道不懂得这个道理?

至于被人举报高中时期霸凌同学,这样的事情也必须由四川大学回应,实在可笑。

二、张同学已经受到顶格处理,网络的吵闹没有意义

实际上,对学生或党员的处分是非常严肃的问题,必须要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行事的;这不是烹饪菜品,标准尽在厨师的掌握之中。

很多人对高校的纪律和我党的纪律一点也不懂,党员违反群众纪律,顶格处罚是留党察看;学生违反校规,除非受到行政拘留以上处置,否则,顶格处罚是留校察看。

就像厨师的一盘菜,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。川大对张薇的处分力度,同样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。但是,不满意就骂街、就发泄、就攻击、就谩骂,这样的行为太可笑了。以不文明甚至违法的方式,干着自以为主持正义的事情,这样的行为极不可取。不知道一些人为什么如此感性,不懂却瞎胡闹!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亚洲文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  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